江西高职单招语文模拟卷及答案

1、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( )A、复辟(bì) 针砭(biān) 濒(pín)危 岑(cén)寂 B、单(shán)于 瞠(chēng)目 鞭笞(chī) 憧(chōng)憬C、辍(zhuì)学 簇(cù)拥 玷(diàn)污 踱(duï)步D、佝(gōu)偻 刽(guì)子手 巷(hàng)道 僭(jiàn)越 2、下

文章介绍

1、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( )

A、复辟(bì) 针砭(biān) 濒(pín)危 岑(cén)寂    

B、单(shán)于 瞠(chēng)目 鞭笞(chī) 憧(chōng)憬

C、辍(zhuì)学 簇(cù)拥 玷(diàn)污 踱(duï)步

D、佝(gōu)偻 刽(guì)子手 巷(hàng)道 僭(jiàn)越    

2、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 ) 

A、按部就班 扬长而去 相形见拙 穿流不息

B、出类拔萃 入不付出 万事亨通 貌和神离

C、迫不及待 病入膏肓 断壁颓垣 不胫而走

D、轰堂大笑 骁勇善战 不可思议 心浮气躁

3、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( )

A、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,他如丧考妣 ,悲痛万分。

B、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,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!

C、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 ,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。

D、一个月后,他终于闯过危险期,又一次起死回生 。

4、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词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①玛蒂尔德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,她懊恼地把请柬____在桌上。②所有的男宾都____她,打听她的姓名,求人给介绍③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____和奢华的生活,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。

A、 丢 注视 高雅

B、 扔 盯着 雅致

C、 抛 瞧着 典雅

D、 放 打量 优雅

5、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 )

A、赵明把信认真读了两遍,指着一处对我说:“这句话说重了。”

B、新闻工作者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,不揭人隐私,不诽谤他人。

C、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领导介绍,三峡工程没有出现一起贪污或挪用现象。

D、学习方法是否正确,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6、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( )

A、麦收以后,这块地是种玉米呢,还是种红薯呢?到底种什么?与会者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

B、有一句著名的格言:“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”。这句格言身也是真理。

C、这个经济协作区,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,较强的工业基础,巨大的生活资料、生产资料市场,较丰富的动植物、矿产、海洋、旅游等资源。

D、昨天的作业太多了,能全部完成的同学,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、三。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。

7、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( ) (1)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 (2)闭塞眼睛捉麻雀。 (3)对于共产党员来说,个人地位,只是“大海中之一滴”罢了。 (4)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,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。 

A.(1)对偶、比喻 (2)比喻 (3)引用、比喻 (4)比喻 

B.(1)对偶、讽刺 (2)比喻 (3)引用、夸张 (4)比喻 

C.(1)夸张、比喻 (2)比喻 (3)引用、比喻 (4)夸张 

D.(1)对偶、夸张 (2)夸张 (3)引用、比喻 (4)象征 

8、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( )

A、我们家的家教很严,令尊常常告诫我们,到社会上要清白做人。

B、他大学毕业后,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。

C、承蒙您来拜访,欢迎欢迎。

D、先生辱临寒舍,甚感荣幸。

9、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( )

A、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包括“风、雅、颂”三部分。

B、莫泊桑在世界文学史上有“短篇小说巨匠”的美称。

C、老舍,原名万家宝,曾因创作优秀话剧《龙须沟》而被授予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。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,雅俗共赏。

D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这首词,“念奴娇”是词牌,“赤壁怀古”是词的标题,揭示词是一首抒怀词,地点是“赤壁”。

10、下列对课文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 

A、《林黛玉进贾府》选自《红楼梦》第三回,主要叙写了贾府人物的出场。

B、舒婷《致橡树》诗中的“我”即橡树,是新时代男性的象征。

C、《故乡的榕树》以榕树为凭借,使用联想,把故乡这些平凡的生活贯穿起来,体现作者对故乡的怀念。

D、邹忌以自家之事设喻类比国家之事,使齐王从中认识到自己长期以来深受蒙蔽,从而收到了很好的讽谏效果。


1、D(A 项“濒”应读 bīn,B 项“单”应读 chán,C 项“辍”应读 chuî)

2、C(A 项“拙”应为“绌”,“穿”应为“川”,B 项“付”应为“敷”,“和”应为“合”,D 项“轰”应为“哄”。)

3、B(A 项“如丧考妣”,意为“象死了父母亲一样,用于贬义”。B 项“寥若晨星”,南朝齐·谢朓《京路夜发》诗:“晓星正寥落,晨光复泱漭。”唐·韩愈《华山女》诗:“黄衣道士亦讲说,座下寥落如明星。”寥:稀少。意为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,形容数量稀少。C 项“参差不齐” 多修饰具体事物。D 项“起死回生”

指挽救其他事物。)

4、A 

5、B(A 项歧义;C 项“一起”不能与“现象”搭配;D 项前后矛盾,删去“是否”,或在“提高”前加“是否”。)

6、C(A 项“到底种什么”后用“,”;B 项引文独立使用,引文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;D 项“十分之二、三”应表示概数,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)

7、A 

8、D(A 项“令”字,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;“令尊”尊称对方的父亲。B 项“就教”应为“执教”,介绍别人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应用“执教”。C 项“拜访”指访问对方。)

9、C(老舍,原名舒庆春)

10、B

下载方法: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

点赞(0) 扫码关注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